据央视消息,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奥列格·科热米亚科今天(7月3月)通过社交媒体透露,俄海军副司令米哈伊尔·古德科夫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“执行任务时与战友一同阵亡”。
古德科夫少将于今年3月28日被任命为俄海军副司令
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与乌克兰接壤。稍早前曾有消息称,古德科夫和其他10名军人在乌克兰对库尔斯克地区科雷涅沃指挥所的袭击中丧生。
古德科夫少将今年3月28日被任命为俄海军副司令,负责陆战和岸防部队的指挥管理。
古德科夫少将于今年3月28日被任命为俄海军副司令
俄罗斯海军副司令米哈伊尔·古德科夫少将于2025年7月3日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遇袭身亡,同时阵亡的还有另一位军官纳里曼·希哈利耶夫。
俄乌冲突都持续多年了,为啥俄方高级军官现在都还频繁遇袭呢?俄罗斯的防护真的这么弱吗?
⚔️一、前线指挥体系暴露风险
1.指挥层级过度靠前:俄军高级军官存在深入前线指挥的传统,但现代战争中精确打击能力大幅提升其风险。古德科夫阵亡时位于库尔斯克州边境指挥所,该地区与乌克兰接壤且频繁遭袭。
2.职能特殊性加剧风险:古德科夫虽为海军副司令,实则负责岸防与陆战队指挥,其职责等同于陆军前线指挥官,需频繁视察战场协调行动。
️二、乌军战术升级与西方技术支援
1.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增强:乌军通过“风暴阴影”巡航导弹(射程250公里)、无人机群(如TB-2日均消耗量超8000架)及反辐射导弹,可精准打击俄军指挥节点。例如2025年6月乌军曾摧毁俄军雷达站及库尔斯克州科雷涅沃指挥所。
2.情报渗透与战场透明化:俄军内部存在情报泄露问题,如黑海舰队军官曾因欠薪向乌方出卖情报,导致高层行踪暴露。战场无人机监控体系也使俄军指挥所位置更易被锁定。
三、俄军系统性缺陷
1.战场信息化滞后:俄军通信与情报整合能力不足,部分高级军官被迫亲临前线获取实时战况,而非依赖后方指挥系统。
2.装备与防护短板:前线指挥所防护等级不足,易遭炮火覆盖或导弹袭击。例如古德科夫遇袭的指挥所曾被指“战争第三年仍犯低级错误”。
3.腐败与后勤漏洞:军饷拖欠导致内部士气低落,军官经济压力可能诱发情报交易;同时防空系统老化(如S-400超负荷拦截)、西方制裁加剧装备维护困难。
☠️四、战略消耗与持久战特性
1.高层军官轮换压力:长期作战导致指挥人才梯队断裂,经验丰富者需持续驻守高危区域。据估算,俄军三年累计伤亡或达43万人(含顿巴斯武装),高级军官消耗随之增。
2.乌军“斩首”战术常态化:乌方将击杀俄高级将领作为削弱俄军指挥链的核心策略,典型案例包括2023年南部军区副司令佐科夫中将遇袭,以及2025年2月“猛虎司令”叶夫列莫夫在库尔斯克触雷身亡。
💎结论
俄军高层频繁阵亡是传统指挥模式与现代不对称战争冲突的结果。乌军依托西方技术升级远程打击与情报能力,而俄军未能有效解决指挥体系僵化、情报安全薄弱及装备代差问题,导致高级军官持续暴露于高风险环境中。随着冲突转入消耗战阶段,此类“斩首”行动仍将持续。